欢迎来到济南市历下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当前位置: 首页 > 阳光团队 > 教师随笔

关于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有效性的研究为例

发布时间:2020-05-18  浏览次数:

提问者抛出问题,多是想获得准确答案,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那么教师向幼儿提问,难道也是想获得帮助?答案显而易见。所以说,在幼儿教育中,提问已经成为一种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巧妙的提问能激起孩子的兴趣,从而“吊起胃口”,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问题提出

怎样的提问才算巧妙呢?在幼儿园的一次公开课评比中,我曾找到过灵感。一位刚毕业的新教师给中班上语言课《送礼物》,她这样提问:

   1.小朋友,这是什么?

2.你们想要吗?

3.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

4.哇,是什么呀?

5.书上都有什么?

6.它拿着礼物去做什么?

7.猜猜它会把礼物送给谁呢?

7个问题,两个开放性问题,5个闭合问题,也就是她向幼儿关了五扇大门,只留了两道缝隙,这会抑制幼儿的思维活动。不让大脑呼吸,它怎能工作?面对这些,我们不禁大喊:老师,请开门!

二、研究目标

问题找到了,那如何提问,才算是“开门”呢?面对这个开放性问题,我园制定了以下研究目标:

1.通过有效提问促进幼儿思考,激发其求知欲望,及时地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等。

2.通过教师的有效应答促进师幼之间的互动,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研究内容

1.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在备课中如何预设问题。

教师要在备课前善于分析和挖掘教学内容中对幼儿的发展最具价值的内容,设计好重点问题,提问的问题要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难易适度,要面向全体幼儿,合理分配注意广度。

2.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如何把握好问题的关键。

提问的问题应当紧扣活动的教学目标,使幼儿的学习探究活动得到最大限度拓展的作用,并能解决问题,使幼儿的认识过程有可能发生质的飞跃。因此,教师要思考并努力在教学中突出重点问题。

3.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如何做好有效应答。

在提问后,教师要给予幼儿适当的等待时间,让幼儿充分消化理解;等幼儿回答后教师又要如何给予合理的回应,如肯定、追问、修补、商议和滞后式回应。 

以上都将是我们研究的内容。 

四、预设研究过程

(一)出示那位新教师的语言教案——《送礼物》,引起参与研讨的教师们对故事中有效问题预设的讨论,为拓展丰富的提问埋下伏笔。

1.集体讨论问题:

提问设计中有哪些不足?孩子回答问题后教师的反应有哪些不足?

2.讨论小结:

故事中的7个问题,两个开放性问题,5个闭合问题,这样的提问在教学活动中是不能很好地发挥提问的教育价值。同时,在孩子回答完问题后,新老师给予应答时只是简单的重复,要么就过早肯定或者急于给孩子们语气暗示。这样的提问与应答抑制了幼儿的思维活动,与开发孩子的智能目标背道而驰。

(二)集体讨论,预设出有效问题及应答,拓展丰富的提问。

1.分组讨论:

什么是有效提问?为什么要进行有效提问?有效的提问特征是什么?

2.讨论小结:

(1)有效提问: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教学活动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出有计划性、针对性、铺垫性、启发性的问题。有效提问能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2)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是重要的教育手段之一,是反映教师的教育能力与艺术能力的一个方面,更是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体现。

(3)有效的提问特征:教师要把握所提问题的难度水平;能提出不同认知水平或类型的问题;应面向全体幼儿提出问题;要学会控制等待时间;教师要对幼儿的回答给予适当反馈;并鼓励幼儿自己提出问题。 

4.再次分组讨论:

什么是教师的有效应答?

5.讨论小结:

教师的有效应答就是教师针对幼儿在集体教学中的一些具体情境,提出具体的措施,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与幼儿和谐沟通,建立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让幼儿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地交往和学习。

6.根据讨论,集体修改教案。

教师其实是想让幼儿观察封面,并说出“小兔子想送礼物给好朋友”。其设计的问题最好是“你在书的封面上看到了谁?”,而不是“你在书的封面上看到了什么?”这两问的区别在于,前者更具体、更有目标性,而后者显得过于随意,有可能使幼儿的观察面扩充到了无效信息,既耽误时间,又分散观察重点。在提出前问后,当幼儿回答“看到了小兔子”时,教师不妨再追问“小兔子手上拿的是什么?”从而继续引导幼儿思考:小兔子想要给谁送礼物?为什么?

3.总结集体研讨成果。

经过大家集体讨论,该教师进行反思总结,重新整理教案中的问题设计,形成新的经验,并对其提出实践要求。

修改后问题如下:

(1)你在封面上看到了谁?

(2)小兔子手上拿的什么?

(3)这个礼物是什么样子的?(或说礼物的包装什么样子的?)

(4)封面上还有什么样子的礼物?

(5)小兔子会把这些礼物送给谁呢?……

此外,有经验的教师向该名新教师,传授了有效应答的策略:

(1)当孩子的回答不一样时,要给予欣赏式回应。

(2)当孩子的回答没有答到要点上时,应给予追问式回应。

(3)对孩子不完整的回答,要给予修补式回应。

(4)当孩子对问题不知道如何回答时,要给予迁移式回应。

(5)当孩子的回答不一致时,要给予商议式回应。

(6)在孩子答对问题后,教师要有意识的给予滞后式回应,有利于幼儿的思考。

五、研修成效

1.请新教师对教研内容进行活动反思。

2.进行反思后再教学。

3.再次进行集体磨课。

教师的提问和回应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能。“有效问题”是重要的教育手段之一,是反映教师的教育能力与艺术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培养幼儿观察力、分析力、思维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体现。

为了让孩子们的大脑呼吸更多养料,我们还是大声呼唤:老师,请开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