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安全告知书
发布时间:2020-06-11 浏览次数:次
亲爱的家长朋友:
大家好!
夏季是溺水、传染疾病、交通事故、食品安全等安全问题的多发季节,了解夏季安全知识,对保证幼儿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家长重视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幼儿识别险情、紧急避险、遇险逃生的能力,切实做好幼儿安全监管与教育。现将夏季安全注意事项告知如下:
一、防溺水安全教育
幼儿——牢记“六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水性的同伴擅自下水施救。
家长——防护“八要点”
1.不能私自下水游泳;
2.坚持让孩子穿浮身物;
3.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
4.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
5.教育孩子不在水中相互嬉闹;
6.教孩子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
7.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8.不熟悉水性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预险时急救方法:
1.救上岸后,应立即倾出呼吸道内积水,以保证气道畅通。抢救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起,将溺水儿童俯卧于屈起的大腿上,使其头足下垂。然后颤动大腿或压儿童背部,使呼吸道内积水倾出。
2.倾水的同时还必须用手清除溺水儿童的咽部、鼻腔里的泥沙和污物,保持呼吸道畅通。注意倾水的时间不宜长,以免延误心肺复苏。
3.对呼吸、心跳微弱或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口对口(鼻)式的人工呼吸,并施行胸外心脏按摩。
4.经现场初步抢救,若溺水者呼吸心跳已经逐渐恢复正常,可让其服下热茶水或其它汤汁后静卧。
5.仍未脱离危险的溺水者,应尽快送往医疗单位继续进行复苏处理及预防性治疗。
二、防传染病教育
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便后洗手,预防病从口入。室内经常通风,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衣物经常日光晾晒,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餐具、玩具等用品及时消毒,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及时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三、交通安全教育
1.过马路要一停、二看、三通过,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2.过马路走斑马线,无斑马线标志,要确认无来往车辆时方可穿行。
3.不在马路上骑车、滑滑板车,不在马路上跑闹、玩耍。
4.注意乘车安全,不乘无牌车、无证车、超载车。
四、食品安全教育
夏季温度高,食物容易发霉变质,非常容易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夏季要注意饮食卫生的安全,饭前洗手,生吃瓜果需洗净,家长要教育孩子不吃“三无”食品,不随便吃野果、野菜,不吃隔夜菜,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喝水,不宜过量吃冷饮冷食。
五、做好安全防范
教育幼儿不私自外出、不随便与陌生人交往、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喝陌生人给的饮料、不独自长时间待在偏僻地方,不独自一人在家等,提高幼儿自我防范意识,确保幼儿人身安全。
各位家长,每个孩子都承载着家庭的希望和幸福,平安健康是孩子成人成才的根本保证。请将日常安全工作落到实处,陪伴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上一篇:美好校园 “疫”起出发
下一篇:安全无小事 防患于未“燃”